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国策 (第2/2页)
赵石缓缓道来,成武皇帝仔细静听,其他两人也不好说什么,不过这样的开场白,还是让两人有些惊奇。
“这么说来,到是让朕颇为失望了。”
赵石微微摇头,“也不尽然,臣离开河东时,与柳大人,郑大人皆有深谈,不管北地百姓现在如何,只我大秦强盛,不出十数年,必能提振北地民心士气。
女真,契丹肆虐北地百余载,流毒甚重,所以,北地民心易附,廓清余毒,却需些工夫……”
“而今河北纷乱,东北蒙古诸部南下,若予其时日,又是一个女真,契丹而已,臣北上草原,除了为将来扫清北方边患之外,也有着压制蒙古诸部的意思。”
这样几个人聚在一起,根本不可能像讲故事一样,谈什么奇风异俗,最终还是要涉及军国大事,即便是成武皇帝自己,也没表现出什么不满。
当初年幼顽劣,如今已为一国之君,天差地远,当日之情形,根本无法重演。
种遂此时却是心悦诚服的点头道:“大将军深谋远虑,实为我等所不及也。”
皇帝陛下眉头轻扬,“这么说来,东北那边……却也要多加瞩目了?”
赵石笑了笑,显得成竹在胸,“蒙古诸部南下,攻掠河北,辽东诸地,已经无暇旁顾,微臣于草原会盟诸部胡人,蒙古诸部也派出了使者,从这一点看来,将来十数年间,蒙古诸部也只是边患而已。”
“再者,蒙古诸部所持者,不过数万精锐骑兵而已,若其能适时西进,收服草原诸部为己用,还可令人忌惮三分,如今嘛……南下劫掠,与金国鏖战于河北辽东等地,数载之后,即便据而有之,数万草原精骑,还能剩下多少?”
“女真朝廷,日薄西山,风气之败坏,官吏之贪渎,将校之自私无能,前所未见,蒙古诸部得之,疏无益处,以我大秦如今之强盛,也许只需谨守边地,不出几年,蒙古诸部之锐气,便也消耗殆尽了,到得那时,也只需一支精兵,便能将这些坏我汉家河山之胡虏驱逐出去,灭其族类,以警北方诸胡……”
“果能如爱卿所言,天下间还有何难事?”
种遂和方谦也是点头,这等指点江山,视天下英雄如无物的气概,确实让人心折,而大秦这里,恐怕也只有这位大将军,才对北地格局有着如此清晰的认知了,三言两语之间,恐怕说的就是大秦将来十年之国策了。
种遂心里更是清晰了起来,先灭西夏,再图中原,然后挥兵河北辽东,一举廓清寰宇,建万世不拔之基业,中间或有变故,但想来,将来十数年间,大秦国策,将不会有大的变化了。
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,恐怕也就是这般了吧,实际上,他想的没有错,正是这一夜,让成武皇帝定下了决心,大秦的重心,开始由北而南,做出了转变。
可见,此时的赵石,对于大秦朝政之影响,已经到了如何的地步,这在景兴一朝,基本是无法企及的。
成武皇帝目光闪动,不过扫了种遂和方谦几眼,到底是没有再说什么出来,只是笑道:“听闻北方草原英雄不少,这一次北去,爱卿见了几位?”
赵石随即拱了拱手,“陛下还是放过微臣吧,草原胡人,所谓之英雄,不过是一部之首罢了,陛下领袖群伦,坐拥江山万里,治下百姓何止千万,与陛下相比,那些所谓英雄,何及陛下之万一?也敢称什么英雄?”
种遂适时附和,“将来若有不臣,敢呼英雄者,微臣愿提兵北去,为陛下斩之,掳其酋首,献于御阶之前。”
方谦抚掌而笑,添砖加瓦,“两位大将军如此豪情,实让旁人羡煞,陛下有此能臣猛将,何愁天下不定?”
瞧人家这说话,不但恭维了两位大将军,而且还拍了皇帝陛下的马屁,在这个上面,着实比两个武人要高明的多了……
(求月票……阿草发现,这几天更新,总是到晚上七点之后,思路才能清晰起来,生物钟啊生物钟,还真准时。)(未完待续。请搜索,更好更新更快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