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交锋 (第1/2页)
李府会客正厅灯火摇摇,看上去就像草原上的篝火,显眼无比。
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已经等在正厅之外,这位老人只是随意的站在那里,估摸着就算旁边有再多的人,头一眼看到的也会是他。
这就是气度,两朝首辅当下来,已经完全取代了当年杨感在朝中的地位,但因为种种原因,他的权力,却远不如杨感在时,为什么会如此,其中涉及的东西太多,也就不在这里一一细表了。
即便如此,也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跺一跺脚,京师长安也要颤上三颤,这样的人物,自然非同小可。
隔着还有老远,其他人已经闪在了一旁,赵石停下脚步,微微躬身,抱拳施礼道:“劳李相相迎,赵石怎么敢当?”
灯火之下,李圃摇摇回礼,声音清朗,“今日仓促相邀,若有招待不周之处,还请将军见谅。”
赵石直起身子,继续前行,来到近前,与李圃对视了一眼,他与这位李相并不算陌生,尤其是长安之乱后,不论是李圃,还是汪道存,都曾相谈过几次。
当然,那个时候是很有些剑拔弩张的意思的,几乎将他等同于逆臣贼子,但正所谓成王败寇,身在长安,陪于帝侧的他们,之前根本无法真正了解到,大将军赵石南征北战这些年,已经具有了怎样惊人的实力。
赵石回京,之后入狱,其实都少不了他们这些朝堂重臣的参赞,若是有那么一个两个为赵石说话,事情也不会闹到那般地步,说到底,大家伙儿还是瞧着大将军赵石兵权过盛了些……
也许,他们之前只是觉着应该削夺赵石兵权,到了后来,除掉大将军赵石,他们也没有什么不乐意的地方。
直到万千铁骑,滚滚而入长安,他们也才惊觉,原来算盘打的太过如意了些。
所以,两个人算不上是对手,但也绝对算不上是朋友,长安之乱前后的情势,实际上许多人都是一般,顺势而为罢了,主导了长安之乱的赵石现在站在这里,真正想要谋算于他的对手们,大多都已做了刀下之鬼。
对于李圃此人,赵石算不上有什么好感,却也没有太多的厌憎之情,作为景兴鼎革的中坚,赵石其实是隐隐有些佩服这位老臣的,但作为大秦兵权最重的大将军,他却并不喜欢上面有这样一个人压在头上,指手画脚。
文武殊途,其实也就是这样一番模样了。
不过李圃就说不准了,不定心里早已将他当做了像曹操那样的人物呢,如果是那样的话,赵石就是他的天然对手,忠臣嘛,总要有着一二大奸大佞之臣来衬托,才能称得上是忠臣不是?
当然,这只是臆测而已,实际上,景兴鼎革进行了这么多年,若是李圃是那样一个心胸狭小,不知变通又固执己见之人,想来早已被赶了下台,怎么会一直坐在那样一个位子上岿然不动?
回到正题,赵石并没有多少拘谨,随意的笑着道:“李相相邀,赵石不敢不来,但……李相说的不错,赵石觉着确实仓促了些,还觉着,应该是先入宫面圣,之后就算李相不曾相招来见,赵石也要登门造访,向李相问候一声的。”
李圃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容,见到赵石就不曾变化过,就像戴上了一张面具,让旁人根本不知他在想些什么。
听了赵石的话,也没有半点怒意浮现,只是看了赵石衣袍一眼,自嘲般的掸了掸身上的官服,虽是不动声色,但心里却也滋味难明。
曾几何时,这个年轻小子别说见他一面,便是等李府的门儿,恐怕都不太够资格,许多人私下里更是称其为景王府家奴,但如今,却已能和他平起平坐,还能就势埋怨上几句,战阵上的百战之功,真的是能赶上旁人一辈子的殚精竭虑了。
而旁边的李吉则在想,皇帝陛下都亲自登门了,,还用入宫面什么圣?也不知在皇帝陛下面前又进了几多言语,若不将你叫过来商量一下,不定之后一脚就迈进了你的套子,惹得皇帝陛下不快了呢。
成武皇帝深夜出宫,看着悄无声息,但实际上,瞒不住有心之人,像李氏这样的大族豪门,更是当日晚间,就得了消息。
大将军赵石回京,本就是万众瞩目,李圃得了这个消息之后,当即便决定隔上一天之后,在府中宴请大将军赵石。
如此这般,也能看出,朝中为官着实不容易,耳目通达是必须的,还要有着必要的手段,不然的话,怎么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?
却听李圃的声音响起,“将军说笑了,如今朝政纷繁,千头万绪,老夫深感力有不逮,将军正值壮年,心胸眼界,皆非旁人能及,而今回京,可忍心置身于事外,让老夫这样年纪的人为国事操劳?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