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四十五章思虑周全 (第2/2页)
辛何接替王镇恶成为雍州别驾,得知杨安玄的苦恼后推荐了太原人郭澄之,此人是江州南康相,卢循作乱攻陷豫章一带,郭澄之逃往襄阳。辛何与其是好友,举荐他为雍州新城郡主簿。
“太原郭氏是上品门第,郭仲静入仕多年,素有才思,机敏过人,他前去辅佐王刺史,定能胜任。”辛何笑道。
杨安玄看了一眼辛何,这位辛别驾自汝南郡开始就追随自己,称得上忠心耿耿,自己平灭秦国受封雍公之后,问鼎天下的可能性越大,不少人想尽办法前来投靠。
自己位置太高,等闲人近不了身、入不了眼,那些前来投效的人退而求其次,向自己亲近的僚属靠近。
名利两字最是诱人,王镇恶、辛何甚至孟龙符、蒯恩等人或主动或被动地笼络了一批麾下,形成各自的小集团,巩固自己的地位。辛何举荐郭澄之,亦是壮大自己的实力。
人至察则无徒,九品中正制以门阀为基石的政治体制注定形成家族帮家族,亲朋帮亲朋的局面,这让杨安玄对于学宫的建成分外期待,等襄阳学宫建成之后,自己便试着推行简化版的科举制,逐渐改变九品中正制选材的机制。
敲定北雍州别驾的人选后,杨安玄打算请弘文庄的大儒淳于综前往长安城任主簿。安定北雍州光靠武力镇压显然不够,淳于家在后秦素有声望,不少人是其父淳于岐的弟子,淳于综前往长安城任主簿,全力在境内推广儒学,应该能取到吸附儒林文士的作用,争取舆论支持。
后秦崇佛,上至君王下至百姓信徒众多,要安抚北雍州百姓不妨从佛教入手。占领长安后,杨安玄曾亲至逍遥园拜望鸠摩大师,可是鸠摩大师已经病入膏肓,卧榻不起。
离开长安城后不久,杨安玄就得到鸠摩大师圆寂的消息。鸠摩大师逝后,其座下弟子有的隐逸山林,有的继续弘法。秦被晋所灭,不少人南下入晋,或前往庐山,或驻锡建康,也有前去彭城,高僧道融、法钦等人率弟子来到襄阳,驻锡在檀溪寺中。
北僧南来,杨安玄却想着让南僧北去长安,这种带有政治目的性的弘法自然不能让一心礼佛的高僧担任,杨安玄脑中跳出一个合适人选,简静寺主持支妙音。
这位尼僧政治敏感性极高,当初得孝武帝信宠可以插手朝政,孝武帝逝后司马道子父子掌政,支妙音依旧混得风生水起;桓玄篡政,有意抑佛,但他与支妙音是旧识,简静寺不受其扰。
等刘裕逐走桓玄,支妙音感觉到自己在京中的好日子到头了,派明净等人前往襄阳,看看能否立足。杨安玄并未相帮,却写信给支妙音让她率众前往梁州传教,摩山刻佛的建议让支妙音怦然心动,若能将江边一座大山摩刻成佛,自己将随此佛山名传于千秋万代。
支妙音亲自动身前往巴郡江州,向梁州门阀富户募集造佛的资金,她原本长袖善舞,善于言辞,很快便募得金二百七十两,钱三十六万,粟米三万石,布帛三百余匹。
募集的钱帛不少,支妙音却知道这些钱远远不够,另外要在梁州刻佛,离不开梁州刺史的支持。梁州刺史换成司马休之,倒是旧相识。支妙音亲往南郑城求见司马休之,得到司马休之的允诺,届时以官府名义征募民伕,帮着摩山建佛。
带着众弟子沿江选择刻佛之地,这个工程浩大,支妙音期望在有生之年能完成此项壮举。从商贾嘴中得知刘裕率军平定荆州刘毅,支妙音感觉到朝廷兵马极可能收复益州,梁益之地将变成战场。
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支妙音立即带着弟子离开江州前往襄阳,不久后得知杨安玄平灭秦国,被封为雍公。
杨安玄被封雍公后,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,支妙音以杨安玄当年送她的那尊玉佛为贺礼,提醒杨安玄不要忘记当年情份。
看到礼物后杨杨安玄不禁苦笑,这位尼僧真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。这样的人物前去长安城弘法,肯定会很快为自己争取北雍州的信众的民心。
除了儒、佛之外,杨安玄还打算找些事情给北雍州的百姓做,家中有粮,手中有活,人心自然安定。
思虑周全后,杨安玄开始提笔给王镇恶写信。
有的人死了,但没有完全死……